三大方法避免电解槽大量产生碳渣
日期:2017-03-25 09:21:23 / 人气:963 / 来源:本站
一、无下棱抗冲刷阳极炭块
停槽后细心观察前两天换上的新极,可以发现新极基本不导电,但下棱却由直角变成了圆弧状,这说明此时的圆弧角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电解质冲刷而成。无下棱碳块是将碳块的侧面与底面的过渡角由90度改造成倒角状或圆弧状。用来来减少无用下棱变成碳渣。其主要优点是抗冲刷力强,能有效减少槽中碳渣,从而提高电效。
二、保持适当的电解质水平
电解质水平的高低是决定碳块氧化掉渣多少的主要因素之一。电解质水平保持高度一般要保持在19~21cm之间。电解质水平过低会使电解槽蓄热量减少,不利于槽况稳定,但电解质过高,特别是超过残极(指两天内要换的极)平面,且950度左右的电解质溶液循环流淌在碳块的表面时,致使固态保温料熔化变成流体,使碳块与壳面之间形成“洞穴”,因而碳块表面会加剧氧化,碳渣量激增。
三、保持适当厚度的保温料
实践证明,保温料厚度一般应保持在14~18cm之间为宜。保温料过薄易使空气与阳极表面接触,使碳块表面氧化掉渣;过厚则可导致槽温升高,造成后期高温氧化。另外,粉碎的面壳块粒度是越细越好,如果多数粒度直径超过5cm以上,易造成透气氧化掉渣的现象。
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技术进行改善,便可以缓解电解槽大量产生碳渣的现象。
推荐内容 Recommended
相关内容 Related
- 铝型材的优势特点03-27
- 铝钛合金的优点03-27
- 门窗铝型材的哪个质量好03-27
- 铝型材加工的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03-27
- 铝钛合金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03-27
- 铝型材拆除事项03-27